陶瓷打包带规范使用指南
陶瓷制品具有易碎性,规范使用打包带是确保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,需遵循以下操作要点:
一、材料选择
1. 优先选用聚酯纤维(PET)或尼龙材质的打包带,建议宽度15-30mm,厚度0.8-1.2mm;
2. 重型陶瓷制品可选用表面覆塑的钢带,但需注意防锈处理;
3. 禁用再生塑料或劣质打包带,抗拉强度应≥300kg。
二、规范操作流程
1. 预处理:清洁陶瓷表面,接触部位垫缓冲材料(珍珠棉/气泡膜);
2. 固定方式:采用十字交叉法,间距≤30cm,特殊造型需增加环形捆扎;
3. 松紧控制:使用打包工具,保持张力均匀,以打包带可插入2指为基准;
4. 封口处理:金属扣间距≤5cm,塑料卡扣需完全咬合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 棱角防护:接触棱角处必须加装L型护角,避免应力集中;
2. 多层堆码:每层间隔木架,打包带垂直贯穿3层以上;
3. 环境适应:湿度>80%时应选用防潮打包带,温差大时预留0.5cm伸缩余量;
4. 检验标准:打包后静置24小时无松动,单点承重测试≥产品重量1.5倍。
四、特殊情形处理
1. 异形陶瓷:采用多点式捆扎,配合定型支架;
2. 超大件:每隔40cm增加加强带,与主体呈30°斜角;
3. 高温烧制品:冷却至50℃以下再打包,避免材料变形。
建议每次打包前进行拉力测试,运输过程中每4小时检查紧固状态。规范操作可降低破损率60%以上,同时节省15%-20%的包装材料成本。配套使用电子张力计可控制0.5-1.2KN的推荐捆扎力度。